每当夜晚,总喜欢端着一杯白开水,坐在窗台边,托着腮想,细细思量,回味着生活的艰辛。当回忆起生活的无耐时,只有端起水杯,往嘴边一抿,就感觉轻松了许多……回首往日,总有那么多的生活困苦,困挠着我的家。那年冬天,我才上五年级,每天放学回家,总会吃上妈妈为我准备的热气腾腾的晚餐,吃完饭后,就开始做起了家务,一如既往。有一天,到家后,没有了晚餐,锅里空空的,天色已晚,才发现妈妈不在家,听邻居说妈妈去大户人家领姜洗去了。那个年代,由于家里困难,揭不开锅,只能去帮人家刮姜,靠劳力挣钱糊口。刮姜这活,只有富贵人家才发得起,他们到每家每户收取农民种出的生姜,加工成干姜,由于数量大,只能分配给贫困户去洗干净,刮去皮后上交,3元钱刮一百斤。
虽然辛苦,但有很多人争先恐后地抢着干,去晚了就没了。称完姜后大家提起竹筐就匆匆忙忙地往河沟边跑,那里有个水坑,早就被人占满了位置,好不容易等到个空位,姜往水里一倒,卷起裤脚就往里踩,丝毫没感觉到冷。我问:“妈妈,冷吗?妈妈笑着说>呵,不冷”。我也脱了鞋踩到水里,啊一声尖叫,引得一众洗姜人哄然而笑,这哪是不冷啊,简直就是冰冷刺骨。尽管如此,一整条河沟还是站满了洗姜人,为了生活,哪里还顾得上是否冰冷。就这样,几年后村里不少人得了风湿病,妈妈也未能逃脱病魔。想到此,不禁潸然泪下,轻轻端起水杯再抿一口,从嘴暖到心。
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,不让妈妈再去踩冰冷的河水,我便到野外的桐子树上摘果子,这种桐子果卖给商家炼桐油,2角钱一斤,一天下来可以挣到15元,基本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。爸爸干过的苦活也不少,退伍回家后,除了行医还要去很远的地方砍竹,扛回编成箩筐,没钱坐车,只能徙步背到几十多公里外的集市出售,一来一回就三四天,路上饿了就靠干粮充饥。就这样,我们在困难中一步步地走了出来,靠自己的勤劳付出换来了家庭的幸福。
现如今,交通四通八达,家家都有了自己的爱车,出行极其方便,再也不用担心路途的遥远。交通解决了,经济更加有活力,生活质量也提高了,很多百姓的就业有了着落,再也不用靠刮姜勉强度日,而是勇敢地走出大山,外面的生活很精彩。过上幸福的生活,有多少人能回忆起当年的往事?经过了多少坎坷,是谁在为你撑过?是父母在艰难困苦中为我们撑过。每次回到家,爸爸总会对我说一句话:“孩子,要好好工作,生活不易”。简短的一句话,总能让我勾起儿时的回忆,更让我懂得珍惜当下,努力工作。此时,端起水杯移到嘴边,才发现杯已空。